樹人學校派教師參加全省初中地理學科德育課程一體化暨第三屆項目式研學現場會
盧榮紅
2019年4月16—19日,樹人學校派盧榮紅老師參加了在臨沂市舉辦的山東省初中地理學科德育課程一體化暨第三屆項目式研學現場會。
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全省16市586位領導、嘉賓、優秀教師代表,臨沂教科研中心、中印產業園、東夷博物館、郯城市教育局、經開區教育局、高峰頭中學、曲師大、臨沂大學、黃河水利委員會、中圖社、湖南出版集團、山東教育出版集團、中教啟星、世紀明德、日照愛心聯盟等進行了鼎力支持。會議內容主要有三項:專家報告、實地研學、研學經驗交流。
4月17日,由原山東師范大學人口、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自然地理學專業博士、碩士學位點學術帶頭人、山東省級重點學科自然地理學負責人、山東省地理學會榮譽理事長張祖陸,沂水縣沂新中學正高級教師、臨沂市教學能手、臨沂市科研型骨干教師、臨沂市兼職教研員、山東省特級教師張永豐,高級工程師張榮剛分別作《沂蒙山區研學旅行》、《做一位教育研究者》、《黃河水文基本特征及相關項目研究》的報告。三位專家的報告高屋建瓴,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和視野,受益匪淺。
4月18日,實地研學考察。上午研學小埠東橡膠壩、東夷文化博物館、沂蒙水利博物館。調查研究聚落的分布與河流的關系,河流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沂河生態功能區變化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小埠東橡膠壩建設對河流水文及河床形態的影響,小埠東橡膠壩建設對沂河開發利用的價值體現,河流開發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案,環境變化對東夷文化發展的影響,從氣候、生產、生活等方面分析進行水利建設的原因,水利建設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通過參觀調查,總結沂蒙人民戰天斗地、改造山河所體現出來的沂蒙精神,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珍惜現在美好生活。下午研學郯城麥坡地震活斷層遺址。了解地震成因,測量斷層走向,踏尋麥坡遺址,感受“一步跨越億年”的神奇。了解丹霞地貌的概念,欣賞丹霞地貌的壯美,觀察雨水、流水的沖刷與侵蝕形成的地貌,分析丹霞景區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觀察景區植被特點,感受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觀察景區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就景區開發提出合理化建議。
4月19日上午,進行研學經驗交流。最后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甄鴻啟做《再談研學》的總結報告。甄老師從再回首、再認識、再思考、再出發、再建議等方面對研學進行詮釋。
這次大會的召開,對貫徹落實省教科院德育課程一體化深化,積極探索基于地理實踐力的研學與德育課程一體化的有機融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